孙林父簋

当前位置:

文化戚城

      孙林父簋因铭文记录器主人姓名而得名,清中期以来的多部史料文献中均有提及,是著名传世青铜器精品。它早年出土于濮阳戚城遗址,抗战期间曾落入日寇之手,1945年日寇战败自旅顺港撤退时由中国军队缴获,簋盖现存辽宁省旅顺博物馆,国家一级馆藏文物。
      孙林父簋盖高10.4厘米、口径22.9厘米,以盛开的莲花瓣为顶,束颈,外壁饰凸棱纹、环带纹、窃曲纹、卷草纹并被四条扉脊平分。内壁铸铭文4行20字。器型为典型的春秋晚期风格。
簋原主人孙林父,谥号文子,故亦称孙文子,卫武公7世孙,春秋晚期著名政治家。其家族世代为卫国上卿,受封食邑于戚城(今濮阳戚城文物景区),至孙林父已世袭至第六代。
      中国近代众多金石大家在著作中对孙林父簋盖铭文做出了大致相同的释读:孙林父作宝簋,用享用孝,祈眉寿,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其大意是:祈求长寿,子孙兴旺,永享富贵。旅顺博物馆还珍藏着郭沫若先生对孙林父簋盖铭文的亲笔释文。